跟朋友換來了 Bausch & Lomb 的 Super Baltar 50mm/2 電影鏡, 本來是不以為意, 沒拍過就借人玩了. 結果拿回來拍之後, 大大驚訝. 對於 Bausch & Lomb Baltar 鏡頭的印象都是俗又大碗, 不過, 有掛 Super 的 Baltar 價格一點也不俗, 而且感覺頗厲害(?). 我覺得立體感不賴, 銳利度不低, 更重要的是.. 散景不會無趣, 哈. 可惜我的 Cooke Speed Panchro 50mm/2 SerII 已經不在了, 要不然應該拿來較量一下. Baltar 與 Super-Baltar 都是雙高斯 (Double Gauss) 結構 (可參考在之前我 Blog 其他文章有提過的
A History of the Photographic Lens 這本書), 據說是由 Bausch & Lomb 最知名的
Metrogon 結構演進而來的(無法證實). 我的這一管 Super Baltar 50mm/2 被改成 Leica M Mount, 使用一個很漂亮的 Leica 50mm 的屁股.
Bausch & Lomb 就是大家熟知的博士倫, 現在最知名的是隱形眼鏡的產品. 博士倫在 1853年就成立了, 早期就開始製造眼鏡鏡片, 顯微鏡等產品. 1900年前後, 也製造攝影鏡片,望遠鏡鏡片等等. 其實從1892年開始與德國蔡司有合作關係, 製造光學鏡頭, 在專利與設計上都有所合作. 二戰之後, 博士倫也搞電影鏡頭, 無論是拍攝鏡頭或是放映頭. 據悉 Baltar 是在 40/50年代, Super Baltar 則是50/60年代發表. 從那時起, 有不少電影與TV電視劇影集是採用 Super Baltar 所拍攝的. 早期的 Disney 影片
小紅娘(1961)
愛琴海歷險記(1964) , 以及知名的
GodFather (1972) 等電影. 另外, 知名的
Star Trek TV 影集(1966-1969) 在技術資料裡也是載明採用 Bausch & Lomb 的鏡頭. 在50年代, Bausch & Lomb 有兩次在奧斯卡獲得榮譽獎與工程獎, 足以說明他們對於電影產業的貢獻.
廢話好多, 看看圖吧!
#1
#2
#3
#4
#5
#6
以下這個相簿未來會持續參加照片:
- 2015/09/29(火) 14:30:43|
- BAUSCH & LOMB
-
| 引用:0
-
| 留言:0
雖然 Rolleiflex 2.8GX Type II Expression 這一台現在已經不在我手上, 但是我還是相當喜歡她~ 單純只是不太愛她藍色的銘牌, 所以還是把她放了出去, 我猜想之後還是會找一台 2.8GX 回來吧! Rolleiflex 2.8GX 的拍攝鏡頭 (Taking Lens) 已經不再掛 Zeiss, 掛著 Rollei. 她的 Planar HFT 色彩豔麗, 畫質相當銳利, 有人愛, 也有人不太喜歡, 我個人則蠻喜歡這種調調的. 近代機的測光準確, 其實操作與實用性非常高, 不過 2.8GX 的現代感, 對於喜歡古典味道的人來說, 可能會更喜歡 2.8F 吧 :P 話說, TLR 高手很多, 在此就貼貼照片, 不要班門弄斧..
忘了拍 2.8GX 獨照, 只有合照
Rolleiflex 2.8GX Type II Expression
Taking Lens: Rollei Planar HFT 80mm/2.8 (Bayonet 3)
View Lens: Zeiss Heidosmat 80mm/2.8 (Bayonet 3)
Shutter: Copal Nr. 0, 1 ~ 1/500 sec, B
Film: 120 6x6 12 張
其他 2.8GX 各代資料 , 請見:
http://www.rolleiclub.com/cameras/tlr/info/GX.shtml #1 陳葳 (Fujfilm RDP3)
#2 陳葳 (Fujifilm RDP3)
#3 黃琳 (Fujifilm Reala)
#4 小紫
#5 LinLin
#6 睿咩
- 2015/07/10(金) 23:46:02|
- Rollei
-
| 引用:0
-
| 留言:0
之前用過不少 Cosina Voigtländer (福倫達) 的鏡頭, 都有一定的素質, 但是多半只是拿來當 Leica 的替代品 (被毆). 但在一位前輩塞了一顆 Voigtländer Heliar Classic 50mm/2 250 週年限量紀念鏡後, 實在感到驚艷. 這顆復刻 Heliar 結構的鏡頭, 擁有現代鏡頭的銳利度與對比, 搭配古典的散景表現. 中央畫質銳利, 維持 Heliar 一貫的好表現, 焦外非常活潑, 比起很多現代鏡頭有趣多了. 而可以縮頭的設計方便攜帶, 做工比起其他的 Cosina 鏡頭, 算是有質感. Cosina 有幾款復刻 Heliar 的鏡頭如下, 這篇我講的是紫色粗體的. 至於香檳金我也有, 改天再談.
- Heliar Classic 50mm/3.5 可縮頭 L39 Screw Mount (據悉限量600顆)
- Heliar Classic 50mm/2 不可縮頭 L39 Screw Mount 香檳金色 (據悉限量600顆)
- Heliar Classic 50mm/2 縮頭 M Mount 黑鏡 (限量2000顆)
- Heliar Classic 50mm/2 縮頭 M Mount 銀鏡 (限量500顆)
Heliar 結構是從 Cooke Triplet (三透鏡) 改良而來, 最早是1900年設計出第一代全對稱結構, 之後有歷經幾次的微調, Heliar 基本上都是五枚三群的結構. Voigtländer 將 Heliar 用於許多相機系統上, 包含 4''x5'' 相機, 6x9 Bessa, Prominent 等等. 後來, 一些相機廠也拿去延伸設計自己的鏡頭, 如: Kodak Ektar. 相關資料可以參考:
http://www.antiquecameras.net/heliarlenses.html .
正面照
側面照
#1 小品澤
#2 Dora
#3 Dora
#4 陳葳
#5 陳葳
- 2015/07/08(水) 02:31:06|
- Voigtlander
-
| 引用:0
-
| 留言:0
在兩次聚會活動裡, 可以借到一位不具名的攝影前輩的高價神鏡 Boyer Paris Saphir 60mm/1.4, 按了幾張..深感榮幸 :P 這管鏡頭改成了 Leica M Mount, 適合用於 Leica M & 一堆 EVIL 相機 (Ex. Sony A7 系列), 原本由於年代久遠, 鏡頭不太乾淨, 在台北基哥的清理之後, 表現不同凡響. Boyer Saphir 60mm/1.4 是屬於六枚四群的雙高斯結構(Double Gauss)
. 這一管極為少見, 雖然說是高價, 但可能就算有錢也買不到. 好在哪裡, 我不敢說.. 我只能說, 我愛他的散景以及製造出來的氛圍. 全開的話, 感覺稍軟, 微縮一點表現會更好.. 不過我自己的習性是能開大還是開大些~ ^^ 所以底下照片拍起來可能以現代標準而言, 沒有那麼 Sharp.. 但這種 feeling 我是蠻愛的.. 當然啦, 有拍過就好, 要擁有也太沈重..
Boyer鏡頭的一些資料:
Optiques Boyer: A short history of the company with an incomplete catalog of its lenses. 相機與鏡頭都是長輩的
當然啦, 神鏡好不好還是要拍妹比較準確..
#1 晴天 陳葳
#2 晴天 陳葳
#3 晴天 陳葳
#4 雨天 陳葳
#5 雨天 陳葳
- 2015/07/04(土) 16:43:23|
- Boyer
-
| 引用:0
-
| 留言:0
呃, Leica Summilux 28mm/1.4 ASPH 快出了, 趕緊把 Leica Summicron-M 28mm/2 ASPH 的圖貼一貼, 雖然覺得 1.4 不一定會比 2.0 好.. (酸葡萄 :P ). Leica 28/2 ASPH 在 Leica 鏡頭之中不算小, 比起 28/2.8 大一號, 不過若對比 SLR 的廣角鏡頭來說小多了. 這一管鏡頭即使是 f/2.0 只要正確合焦, 其實相當銳利, 我覺得絕對不輸 28/2.8 的 f/2.8. 而 f/2.0 大光圈廣角的優勢相當明顯, 在近攝時產生的淺景深, 焦點上的銳利, 實用性與好玩度很高. 玩這一管不禁讓我想起 Nikkor AF 28mm/1.4 D 百變妖 (請見這兩篇
1,
2 ), 可惜對於 28mm 這個焦段我還不太熟, 要不然大光圈小廣角實在很好用.
Leica Summicron-M 28mm/2 ASPH
鏡頭編號: 11604 (黑), 11661 (銀)
焦段與視角: 28mm, 水平約65度 (35mm full frame 相機)
鏡片與鏡組: 9 枚 6 群, 其中一片非球面(ASPH)
光圈: f/2 ~ f/16
濾鏡口徑: 46mm, 原廠遮光罩編號 12451
重量: 278 克 (含遮光罩)
帶著 Leica Summicron-M 28mm/2 ASPH 搭配 Sony A7R 到日本沖繩魚市場殺進殺出, 由於光圈大(至少比 18/3.8A 大) 光線不充足也還可用, 再加上 Sony A7R 神力環的加持, 無論是銳利度, 立體感與焦外散景, 我都蠻愛的~~ 至於插花跟攝影的朋友拍拍 MD, 雙瞳拍得清清楚楚. 這一管唯一的困擾應該是出門怎麼搭配焦段的問題, 畢竟跟 35mm/1.4 焦段太接近了..
#1 沖繩魚市場
#2 沖繩魚市場
#3 香港國際機場
#4 小品澤
#5 陳葳
- 2015/05/31(日) 17:59:21|
- Leica
-
| 引用:0
-
| 留言:0
瑞士製造的 ALPA 12 系列的相機號稱是勞斯萊斯等級的 120 相機, 做工精細, 機身穩固, 木質把手的好手感, 超大超亮的觀景器. 雖然我覺得講啥藝術品是有點過譽, 但是手握 ALPA 12 的相機會愛不釋手, 驚異於他的金屬, 木質與光學的完美結合. 不過, 咦, 阿娘威, 這相機怎麼拍..手動對焦, 自己測光, 只能估焦, 還有視差, 怎麼有相機這麼難用. 而且常常照片洗出來.. 噗 Orz..
ALPA 12 相機依機身來說, 有 12TC, 12WA, 12SWA, 12MAX 等等, 以及近期出了可輕易轉接的 12FPS, 大家可以到
www.alpa.ch 官網上瞧瞧. ALPA 相機分成幾個部分, 機身/片盒/觀景器/鏡頭, 包含轉接環也是全模組化設計, 可以輕易拆裝更換. 有用過 Graflex XL 的朋友會發現其實設計想法類似, 但 ALPA 的精準度更高, 做工更細, 許多細節更為使用者著想. 當然啦, Graflex XL/XLSW 的價格親民實惠很多. 我手頭上的 ALPA 12SWA (Shift Wide Angle) 是可移軸,雙手手持的 ALPA 相機, 移軸可以在觀景器裡看到移軸的範圍, 但是移軸後修正的效果, 如果沒有用毛玻璃, 就得猜測結果. 有趣的是, 會想拿 ALPA 12 就是想要手持拍 6x9 片幅, 當然平常外出不可能用毛玻璃, 所以需要經驗吧..
至於 Schneider Super-Angulon 47mm/5.6 XL MC 應該是最最最入門級的鏡頭了, ALPA已經停產這個鏡頭了, 後續的 APO-Digitar, APO-Helvetar 都對數位有再優化, 素質也更高. 不過這顆的像場大, 移軸範圍廣, 頗方便. SA 47/5.6 XL 老雖老矣, 但是征戰沙場還是沒問題啦!
帶著 ALPA 12SWA 出門拍照街拍, 吸睛度很高, 爽度更是百分百, 但是拍出來的成果.. 就要看個人了 ^^
#1 ALPA 相機勁照
#2 澳門街景 (Fujifilm RVP100)
#3 澳門街景 (Fujifilm RVP100)
#4 淡水真理大學 (Kodak TMAX400)
#5 淡水路邊 (Kodak TMAX400)
#6 MD (Fujifilm RDP3)
#7 MD 估焦近拍
- 2015/05/24(日) 21:18:44|
- alpa
-
| 引用:0
-
| 留言:0
嗚~ 除了 X-PAN2 拍寬幅底片外, 有點少用 135 底片. 之前的 Kinoptik 50mm/2 APO 多半搭配數位無反 EVIL 或是 Nikon DSLR (請見過去文章
1,
2,
3) 拍照, 這次使用 Leica MP 機身搭配 Kodak 100D 電影正片, 蠻喜歡這個感覺. 趁著 Kinoptik 50mm/2 又送三次精改了..在此思念一下.
以下均為 K50/2 + Kodak 100D + 玖華沖掃
#1
#2
#3
#4
#5
#6
- 2015/05/17(日) 11:03:18|
- Kinoptik
-
| 引用:0
-
| 留言:0
富士 GF670 用了不短的時間了,斷斷續續的, 偶爾帶在身邊. 因為可以玩的機器太多, 反而常常忽略她的存在, 但是說真的, GF670 可折疊非常好帶,摺起來, 包包一塞就可以走了. Fujino EBC 鏡頭的素質相當不錯, 相機測光準確. 此外鏡間快門的優勢明顯, 即便快門速度低於 1/60 秒, 還是有很大機率可以成功使用(看個人). EBC FUJINON F=80mm 1:3.5 拍出來是現代鏡的味道, 尤其搭正片拍時,清澈又銳利 (有人愛有人不愛). 有些現代鏡的散景很無趣, 不過, 這顆的散景個人還蠻喜歡的. 而且拍黑白也很有味道哩! 這台可以拍 6x6 & 6x7, 但由於個人比較喜歡 6x6 正方形片幅, 所以多半切換成 6x6 來使用, 所以照片都是正方形的啦! 而本機最大的缺點是使用電子快門, 沒電時整機不正常. 話說回來, 對於一個高素質的中片幅隨身機, 還可以 AE 曝光, 實在沒有太多好挑惕的.
相機規格:
片幅: 6x6 & 6x7 可自行切換
鏡頭: EBC FUJINON F=80mm 1:3.5 (四群六枚), 視角 57度(6x7), 53度(6x6)
對焦範圍: 0.9米~無限遠
快門: 電子快門 B.4s - 1/500sec.
測光: 中央重點平均
電池: CR2鋰電
相機
#1 Mika
#2 Mika
#3 Vicky
#4 Vicky
#5 小紫
#6 小紫
- 2015/03/29(日) 21:38:45|
- Fujifilm
-
| 引用:0
-
| 留言:0
ALPA Kinoptik 100mm/2 Apochromat 的鏡頭過去大家都認為只能改 135 SLR 的相機使用, 改 120 SLR 如 Hasselblad V mount 是有其困難的. 我找了兩岸三地好幾個師傅, 天津/香港/台灣...結果有的改不出來, 有的不願意做對焦桶, 有的懶得幫忙..搞得整根鏡頭髒兮兮的蓋滿灰塵. 最後把鏡頭拿給了台北青年公園的楊惠民楊師傅, 在他的幫忙之後, 終於把 ALPA Kinoptik 100mm/2 改成 Hasselblad V Mount 了. 我可以很方便地把 ALPA Kinoptik 100mm/2 裝到 Hasselblad 205TCC 的相機上使用, Coverage 夠當然沒有暗角或失光, 最近對焦雖然沒有 Arri 改出來的那麼近, 但也只要 1.03 米, 我覺得已經相當實用. 另外, 我覺得 ALPA K100 還算輕巧, 攜帶上頗為便利. 其實有時候包包裡把 Hasselblad 205TCC 配上 Rollei Schneider Super-Angulon 40mm/3.5 HFT 與 ALPA Kinoptik 100mm/2 APO 就是一個很方便的組合.
楊師傅的修改記錄在 Facebook 的這個地方, 請點
連結.
ALPA 版的 Kinoptik 100mm/2 跟電影版的哪個好? 老實說, 我也不知道, 江湖傳言 ALPA 更 Sharp? 不清楚. 我在之前
別篇 有介紹過 ALPA K100 了, 那時候是搭數位所拍的. 現在可以用 120 底片拍 6x6 片幅, 爽度增加數倍 :P 帶到外面實戰的結果, 個人覺得有幾個小感想, 一是 ALPA 的原廠遮光罩略有不足, 稍微短了些, 不過我實在懶得再弄遮光罩, 稍微注意一下光線也還好. 順光時的 Kinoptik 100mm/2 很棒, 逆光的話, 看泛白與每個人的接受程度了 :) 另外, ALPA 版的光圈葉片只有七片, 若沒有全開的話, 光點模糊圈會不夠圓, 這是 ALPA 版最可惜的地方, 所以會建議若是要拍人像又要散景, 那 f/2 全開吧.. 久久沒拍 K100, 再次拿出來按, 還是覺得很驚艷啊~
#1 ALPA K100/2 + Fujifilm Pro400H / 彩韻沖掃
#2 ALPA K100/2 + Fujifilm Pro400H / 彩韻沖掃
#3 ALPA K100/2 + Fujifilm Pro400H / 彩韻沖掃
#4 ALPA K100/2 + Fujifilm Pro400H / 彩韻沖掃
#5 ALPA K100/2 + Fujifilm Pro400H / 彩韻沖掃
#6 ALPA K100/2 + Kodak Portra 400 / 彩韻沖掃
- 2015/02/07(土) 18:00:09|
- Kinoptik
-
| 引用:0
-
| 留言:0
跟 Joe 董借了 Hasselblad Zeiss Superachromat Sonnar 250mm/5.6 CF 打了兩卷, 它的色彩與銳度真的沒話說, Hasselblad Superachromat 250mm/5.6 從 C, CF, CFE 都有, 看起來結構都差不多, 都是六片的Sonnar結構(對不起,講廢話:P). 在幾代的說明書裡都寫著 "This lens has a so far unachieved correction of chromatic aberrations. The secondary spectrum which is the dominating aberration of lenses of long focal length, is corrected for the entire spectral range between approx. 400 and 1000 nm." 用了許多 perfect color correction, perfect sharpness, unachieved 等等形容, Hasselblad 顯然對他很有信心. 打了兩卷小紫, 感覺真的很不錯, 搭配 Reala 的顏色很正, 當然鏡頭個性一如 Zeiss 沒那麼"奇怪" :P
Hasselblad Zeiss Superachromat Sonnar 250mm/5.6 幾代的說明書:
C,
CF,
CFE#1 Hasselblad 205TCC / Fujifilm Reala

#2 Hasselblad 205TCC / Fujifilm Reala

#3 Hasselblad 205TCC / Fujifilm Reala

#4 Hasselblad 205TCC / Fujifilm Reala
- 2014/08/24(日) 09:55:46|
- Carl Zeiss
-
| 引用:0
-
| 留言:0
下一頁